![]() |
金沙全球赢家信心之选4066 |
学院举办第3期“中国式现代化”专题报告暨 第16期“翔宇思政讲坛”
|
||||
|
||||
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关于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工作部署,认真开展好主题教育专题学习,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5月8日上午,金沙全球赢家信心之选4066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蒲国良教授做客第3期“中国式现代化”专题报告暨第16期“翔宇思政讲坛”。报告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走进思政课堂,为学校300多名研究生做了题为“世界社会主义视野下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学术报告。金沙全球赢家信心之选4066思政课教师参加报告,报告会由金沙全球赢家信心之选4066院长庄文城教授主持。 蒲国良教授报告现场 蒲国良教授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讲起,详细梳理了社会主义概念的出现和社会主义学说的形成,对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以及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范围内的社会主义思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指出社会主义是对西方现代化的一种批判性回应。之后,从对中国近代历史各种救国方案的尝试与失败的分析得出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中国走上了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之路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他对新中国成立后70多年的现代化发展的艰辛探索,从主题词演变的维度分成四个阶段逐一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高度评价了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丰富与创新的重大意义。 蒲国良教授的学术报告视野开阔,逻辑严密、内容丰富,引人深思。参与本次活动的师生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学习,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吸引的认识,全面了解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进程,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悟。 蒲国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常务副书记、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世界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苏联政治与社会发展史、中苏关系史等领域研究。 |
||||